close

MSI PS63-8RC宅開箱.JPG

【前言】
這台在CES展覽首亮相,十分受到好評和大眾期待,小宅在此就來幫各位開箱,看看這台的魅力之處吧!

「探索創意、無限可能!」MSI 與 Discovery 探索頻道共同詮釋、推廣「創意無疆界」的理念,全新 PS63 Modern 的研發設計便是為了成就你的探險精神與不停歇的創造力!


【規格介紹】

處理器     Intel Core i7-8565U 4核心8緒 1.8GHz 超頻 4.6GHz / 8M Cache
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-1050 MAX-Q 4G DDR5
記憶體 16G DDR4 2400/共2個插槽,已經使用1個,最高支援32G 
硬碟 512G PCIe M.2 SSD / 共2個M.2插槽,已經使用1個,無2.5吋硬碟空間
螢幕 15.6吋 IPS-Level FHD ANTI-GLARE 1920X1080 
作業系統 Windows10 64bit 
無線規格 802.11 ac Wi-Fi + Bluetooth v5
鍵盤規格 白色背光鍵盤
其他規格 1 x Type-C (USB3.1 Gen1 / DP)
1 x Type-A USB3.1 Gen1/ QC3.0
1 x Type-A USB3.1 Gen1
1 x Type-A USB3.1 Gen2
1 x Micro SD
1 x (4K @ 30Hz) HDMI
尺寸 356.8 x 233.7 x 15.9 mm
重量 1.6 kg
變壓器 90 W
電池 4-Cell 82 Battery


【筆電特寫】





【筆電外觀】

▲MSI 的外箱,一如往常,維持傳統

▲我們要來開箱的是 PS63 Modern 8RC

▲MSI 這次非常大手筆,隨箱附件十分豐富呢!

▲這個內膽包整體上造型很好看,摸起來觸感普通

▲邊角有紡車線的外觀

▲在石灰色底色上,配上白色LOGO更顯得注目

▲在另一側也印上"PRESTIGE"標誌

▲配件基本的、滑鼠、電源線、變壓器一定都有,不過還附贈了網路接頭非常貼心。不論有沒有線路都可以連上網路了呢!

▲這次的變壓器縮小了很多了!!而且這變壓器似曾相視,只是換上 MSI 的 LOGO了

▲變壓器規格,有獨顯的為 90W,沒有獨顯為 60W,獨立顯示卡的電量需求是不同的。

▲規格的詳細資訊

▲內箱和之前的差不多,唯一的差別就是...

▲這次有封膜,更顯得包裝仔細了許多

▲打開之後,有一張來自 Discovery 探索頻道的明信片

▲原來是 MSI 與 Discovery 探索頻道攜手合作,為了紀念 MSI 與探索頻道的合作夥伴關係,購買 PS63 即可獲得限量贈品,包含 Discovery 紀念明信片和便利貼。

▲A 面採用石墨黑的霧面處理,加上不沾指紋的設計,不走電競風的黑,走時尚的黑,並採用極緻輕薄的鋁合金材質打造,整體配色非常耐看

▲搭配耀眼的銀河藍色切邊處理,更顯得更有質感


▲筆電周身的連接埠特寫
1 x Type-C (USB3.1 Gen1 / DP)
1 x Type-A USB3.1 Gen1/ QC3.0
1 x Type-A USB3.1 Gen1
1 x Type-A USB3.1 Gen2
1 x Micro SD

▲前側的銀河藍,讓整個筆電的顏值大增

▲後側有採用超跑設計的散熱開孔,雙排管一樣,搭配上銀河藍,也變得非常耐看

▲整齊的出風孔

▲開放了一長排的通風孔,來幫助散熱

▲含變壓器,也在2公斤以內


▲不含變壓器 相當於1.667公斤

▲打開的樣子,感覺雖然小,但是是機身小非螢幕小

▲螢幕有採用霧面處理,看久不太會暈眩還有反光

▲視訊鏡頭一樣埋在上面



▲各邊框的厚度,幾乎四邊都接近窄邊框的標準,9MM的底部,7MM的邊框


▲最大開合角,目測為140度


▲LOGO 置放在螢幕下方,電源鍵的配置也置中放大了一點

▲另外這次大家很擔心的,軸承構造是否給力,基本上算是穩的,單手輕鬆開完全沒有問題

▲鍵盤背光開啟

▲鍵盤特寫,敲擊聲沒有問題,但是深度對於玩遊戲的人來說可能還不夠,不過大部分的人是可以適應的

▲正面看起來的背光,可能當時光源太多了!

▲一顆鍵盤的大小,差不多跟一元一樣,另外MSI這次把功能鍵(俗稱FN鍵)移植到了右邊,這是一件非常特別的設計,當我們左手在忙的時候,打遊戲要調聲音的時候,是可以直接用右手去做控制的!

▲鍵盤的部分就會看到已經移植過來的功能鍵,另外下面一樣有特色貼紙

▲這次觸控面板,尺寸偏大,設計非常好看,指紋辨識也很快速,幾乎不到一秒,也變滑順許多,按壓的回饋聽起來也悅耳動聽!

▲有一個小米行動電源 (薄型) 這麼大

▲不得不說,指紋辨識蠻快的,又穩定,目前我用幾乎都可以秒解鎖





【筆電拆解】

▲螺絲全部卸除就可以打開了,電池占了三分之一

▲很難得這麼小的機身 還可以塞進兩個M.2,可惜一個有PCIE 一個沒有

▲記憶體也可以擴充到32G,不愧是MSI堅持

▲GPU 的風扇也不馬虎,葉片多,也比 CPU 的大了許多

▲CPU 的風扇


▲DIY 拆解教學 難易度★☆☆☆☆


【軟體介紹】

▲筆電摘要

▲CPU 採用 Intel Core i7-8565U 4 核心 8 緒 1.8GHz 超頻 4.6GHz / 8M Cache

▲主機板採用MS-16S1

▲記憶體採用金士頓 DDR4-2666 16G 占用一個槽

▲在 CPU-Z的跑分,單核為 304.3分 ,多核為 1424.9分

▲內顯採 INTEL HUD 620

▲獨顯採用 NVIDIA GEFORCE GTX-1050 MAX-Q 4G DDR5

▲螢幕採用 CMN15E8 N156HCE/EN1 詳細資訊雖然號稱 100%sRGB,但是在國外的實測下只有88% sRGB,不過目測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差義

▲採用KINGSTON RBUSNS8154P3512GJ PCIE 3.0 512G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1G 環境下,循序讀寫效能約可達到997.44 MB/s與834.23 MB/s、4K 隨機讀寫可達到41.06 MB/s與98.37 MB/s,最後結果總分為2369分。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ISO 速度可達1138.09 MB/s 期間 0.94 s,程式 速度可達572.83 MB/s 期間 2.46 s,遊戲速度可達 1077.20 MB/s 期間 1.28 s。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Compression-Benchmark 壓縮效能測試

▲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,讀取 1608.8 MB/s 寫入 1034.7 MB/s,隨機 4k項目 讀取 37.65 MB/s 寫速 88.67 MB/s
補充:
Seq Q32T1:針對 NCQ、AHCI 模式做循序讀取、寫入測試(1024K 位元組,佇列深度為32)
Seq:循序讀取、寫入測試(1024K 位元組)。
4K Q32T1:針對 NCQ、AHCI 模式做隨機讀取、寫入測試(4K 位元組,佇列深度為32)。
4K:隨機讀取、寫入測試(4K 位元組)Seq:連續做讀、寫測試(1024K位元組)。

▲AID64A 的硬碟測速

▲AID64A 的 隨機讀取測試

▲ATTO 硬碟測速,中間有掉速的情況

▲AID64 實測記憶體效能表現,為 18283 / 17794 / 19099 MB/s(讀取/寫入/拷貝),延遲時序則為 89.4 ns,另外看到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218.30 / 142.77 / 174.63 GB/s(讀取/寫入/拷貝),延遲時序為 10.0 ns。

▲AID64 GPU 與 CPU 詳細測速數值

▲PCMARK10 跑分下獲得 4248的分數

▲在3D MARK 的 Fire Strike Extreme中跑分為 2627分

▲在3D MARK 的 Fire Strike 中跑分為 5440分

▲在3D MARK 的 Night Raid 中跑分為 16937分

▲太空戰士14 Standard laptop跑分為 11694

▲太空戰士15 Standard Quailty跑分為 3266

▲PerformanceTest 9.0 跑分為 2942.1

▲在SUPERPOSITION 1080P HIGH 跑分為2949

▲在SUPERPOSITION 1080P MEDIUM 跑分為4005

▲Cinebench r15 的分數 CPU 原廠758cb <<此在高性能模式下執行

▲此測試在平衡模式下,風扇自動

▲此設次在高效能模式下,風扇最快

▲平時的待機溫度,是正常的沒有問題

▲在pcmark 8下,預估電池可用4小時38分鐘


【遊戲測試】

▲【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 TEST】MSI PS63-8RC i7-8565U GTX1050 4G 遊戲GAME:《APEX 英雄》(APEX Legends)

▲遊戲下的溫度監控表

▲【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 TEST】MSI PS63-8RC i7-8565U GTX1050 4G 遊戲GAME:《俠盜列車手5》(Grand Theft Auto V)

▲遊戲下的溫度監控表




【總評】
唯獨在散熱的地方,有點稍稍讓我失望,不過這台定位本來就是多媒體設計的部分,遊戲只是附加價值

這台輕薄的定位還是需要常常攜帶的人,目前15.6吋不敢說最輕,但是至少是目前有搭載遊戲顯卡最輕的筆電

至於為何要15.6吋,對於常常在用adobe的人來說,14吋的螢幕不太好用而且會有一些視窗大小的限制,會很麻煩

不過對於設計系的人來說,少了獨立數字鍵的設計還是稍微可惜,因為快速鍵都要使用數字鍵

外觀的部分,蠻耐看的,就連年紀比較大的也可以接受這樣的設計,畢竟對大部分年紀較大的人來說,電競風很醜

軸承的部分,我相信MSI是有聽到的,單手開螢幕,幾乎沒有移動距離,這次在軸承上的確是有加強的

觸控面板的部分,也有加大,另外也特別好滑,如果不夠滑順,還可以至軟體中調整,實體按下去的感覺,回饋是夠的

指紋解鎖的部分也很快速很好用;電池預料之內,畢竟搭載獨顯的筆電差不多就是這樣了

這台比較適合的人呢!

1.想玩遊戲,又有"大量"移動需求的人

2.堅持15吋的輕薄筆電,並不接受韓國貨的人

3.單純就是一個信仰

這台比較不適合的人呢!

1.追求高效能的人

2.常常會把筆電放在腿上的人

3.不常攜帶筆電出門的人

 

經原作者同意後轉載自 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41&t=5715288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駱駝 的頭像
    小駱駝

    小駱駝的部落格

    小駱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