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gigabyte aero 15 oled.JPG

【前言】
我相信大家都聽到這次的技嘉的大消息了!沒有錯,我就是要揭穿一些一般開箱文不能說的秘密

我相信近期已經很多人人開箱過這台筆電了,我這麼晚發!真是對不起各位!!!!

不過我有稍微看一 下,恩...每個人開箱的想法本來就不同,就來開箱吧!!!!


【筆電規格】

處理器: Intel Core i7-9750H 6核心/12緒 2.6GHz超頻4.5GHz/12M Cache
顯示卡: NVIDIA GEFORCE GTX-1660Ti 6G DDR6
記憶體: SAMSUNG 8GB DDR4 2666 /共2個插槽,已經使用1個,最高支援32G
SSD 硬碟: Intel 760P M.2 PCIe 256G SSD/共2個 M.2 插槽,已經使用一個
螢幕: 15.6" UHD 4K窄邊框高彩度Adobe RGB 100% 3840*2160 IPS 霧面液晶顯示螢幕 
*X-Rite™ Pantone®原廠認證校色螢幕 
作業系統: Windows 10 Pro
無線規格: Killer™ Wi-Fi 6 AX1650 (Powered by Intel)+Bluetooth: Bluetooth V5.0 + LE
鍵盤規格: GIGABYTE Fusion RGB Per-Key Backlit Keyboard
視訊規格: HD Camera
I/O 介面: 3 x USB 3.1 Gen1 (Type-A)
1 x Thunderbolt™ 3 (USB Type-C) 
1 x HDMI 2.0
1x DP 1.4 & USB3.1 (USB Type-C)
1x 3.5mm Headphone/Microphone Combo Jack
1x UHS-II SD Card Reader DC-in Jack
1x RJ-45
尺寸: 356(W) x 250(D) x 20.4(H) mm
重量: 2 kg
電池: Li-polymer, 15.2V, 94.24Wh
變壓器: 230W
保固: 兩年全球保固 / 電池保固一年

備註:以上規格僅供參考,如有任何問題,請依原廠公告為主


【筆電特寫】





開箱之前有一件事情要說~很多人都說我在哪裡開箱的,我都在一滴水咖啡館,在蘆洲,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有機會看到我在那邊測

試與拍照,或者要私下約的也可以啦




【硬體開箱】

▲這就是技嘉的外箱~沒多餘的裝飾

▲這AERO的外箱,真的蠻好看的~

▲內箱的話,旁邊有規格表,可以看一下

▲打開箱子就會看到筆電用不織布包著

▲另外這次技嘉也很貼心會附上一個M.2用的散熱墊

▲變壓器還有充電線都是標準配備,另外電源線也變成桌機用的孔了,不是像其他筆電是用三個圈圈的

▲變壓器規格!拜託各位不要再亂插了,孔一樣不代表能用喔!這台瓦數到達230W

▲變壓器的寬度到達7.4 cm

▲變壓器的長度到達15.4 cm

▲A面的部分,LOGO的字改成了"AERO",另外也有具備發光的功能,在能下面的碳纖維設計也拿掉了,改成這樣的設計,並且也有敷上髮絲紋做點綴

▲在筆電的右側有兩個USB3.1、雷電3、讀卡機、還有電源孔

▲在筆電的左側有HDMI2.0、一個TYPE-C、USB3.1、孔機孔、網路接孔
整體來說,孔是相當足夠的

▲在前側的地方,也有做一凹槽設計,方便各為開啟使用

▲後的的話,會看到相當大面積的出風孔,另外在A面打開時,會遮住這孔

▲AERO 的金屬銘牌,類似車子的車牌,一眼就看的出來這是AERO 新版

▲這次A面的新設計,有別於以往的碳纖維設計

▲另外後側是有弧度的,不是平的

▲這次厚度僅有2.1 cm,最厚的地方,跟官網的數值差不多

▲筆電的長度35.6 cm

▲筆電的寬度25 cm

▲筆電的重量2.2 kg

▲筆電+變壓器 3kg

▲這次螢幕的部分,在螢幕支架的設計也有改良,可以單手開啟~很順暢!果然技嘉這次有一個大躍進啊!

▲背面設計的部分有大量的進風孔設計,先前有人說風扇聲音很大?!其實不是風扇很大聲,是因為這些孔造成的漩渦發出的聲音

▲打開了!這就是oled面板啊!光從外觀看就感到有一股魅力了!
▲視訊鏡頭做在下面,另外也有機械式的開灣,方便一些user不用再貼貼紙了!

▲邊框厚度僅有4 mm 非常的細邊框,為了整個視野更大更舒適了許多,官網是宣稱3mm 可能我的尺不好

▲鍵盤的特寫,這次採用的鍵盤是RGB Fusion 2.0總共有1677萬色背光,另外有防鬼支援,80鍵同時輸出全,鍵盤支援巨集
不過鍵盤有點小...我剛開始用的時候,常常按到不是我想的那顆鍵!!可能要習慣一下啦

▲這次的亮度是有提升很多,色彩也更好看了

▲這ai系統,就希望各位多多支持啦~因為AI大家都知道要先收集數據,就先請各位多給他一點數據讓他可以做得更好,目前就只有技嘉有給予AI背後的資料庫做一個媒婆的腳色,感謝,如果真的不喜歡在關掉就好

▲左下角一樣有這台的特色貼紙

▲觸控面板的長度10 cm

▲觸控面板的寬度7 cm

▲筆電軸的設計

▲C面從上面看的樣子

▲一般USER視角,螢幕真的不是我在說,真的有夠美的


【筆電拆解】

▲筆電拆開之後,採用全新Supra Cool 2具備了兩個71葉風扇、5個散熱導管和11個進出風口

▲記憶體也有兩個槽可以使用

▲原廠有直接貼上一個散熱軟墊

▲還有預留一個M.2的位置

▲PCH 
歷史:
在PCH出現之前,主板通常有兩塊主要的晶片組——南橋和北橋。南橋主要負責低速的I/O,例如SATA和LAN;北橋負責較高速的PCI-E和RAM的讀取。現在,處理器的速度不斷上升,但FSB的頻寬則不變,即處理器與北橋的連接。PCH的設計就是用來解決此瓶頸問題。

它重新分配各項I/O功能,把記憶體控制器及PCI-E控制器整合至處理器,PCH負責原來南橋及北橋的一些功能集。處理器和PCH由DMI(Direct Media Interface)連接(部分高階Intel晶片組還可通過uplink直接連接到CPU,以解決DMI匯流排的瓶頸問題)即原來北橋和南橋的連接方法

功能:
Intel CPU可以直接存取RAM和高速PCIe(如顯示卡),以及經過DMI/uplink連接PCH。

PCH則連接其他I/O設備,例如:音效、SATA、USB、NVMe和LAN。其中,SATA用來連接硬碟和光碟機。


▲71葉風扇的風扇

▲採用12VV的風扇

▲5個散熱導管,一樣採用串燒設計,意思就是當CPU高溫,GPU無運作時,可以借用銅管導熱到GPU的風扇,幫忙進行散熱

▲【小宅開箱 筆電拆解 LAPTOP FIX】GIGABYTE AERO 15 OLED 拆解教學 Dismantling teaching
難易度:★★☆☆☆



【軟體開箱】

▲CPU採用Intel Core i7-9750H 6核心/12緒 2.6GHz超頻4.5GHz/12M Cache cpu-z問題((暫定

▲主機板資訊

▲記憶體使用三星DDR4-2666 8G 記憶體

▲在 CPU-Z的跑分,單核為 494.5分 ,多核為 3576.3分

▲內顯整合式 Intel® UHD Graphics 630

▲顯示卡採用NVIDIA GEFORCE GTX-1660Ti 6G DDR6

▲螢幕使用三星的 SDCA029 OLED 4K面板 15.6" UHD 4K窄邊框高彩度Adobe RGB 100% 3840*2160 IPS 霧面液晶顯示螢幕 
*X-Rite™ Pantone®原廠認證校色螢幕 

▲電池設計容量為 94.24Wh

▲無線網卡為Killer™ Wi-Fi 6 AX1650 (Powered by Intel)

▲AID64 實測記憶體效能表現,為 20391 / 18858 / 19905 MB/s(讀取/寫入/拷貝),延遲時序則為 58.3 ns,另外看到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308.60 / 199.02 / 247.58 GB/s(讀取/寫入/拷貝),延遲時序為 11.4 ns。

▲CPU 與 GPU 詳細數據跑分

▲硬碟採用 Intel 760P M.2 PCIe SSDPEKKW256G8 256GB 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1G 環境下,循序讀寫效能約可達到1030.25 MB/s與1253.19 MB/s、4K 隨機讀寫可達到37.70 MB/s與115.31 MB/s,最後結果總分為1395分。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ISO 速度可達1321.91 MB/s 期間 0.81 s,程式 速度可達811.53 MB/s 期間 1.73 s,遊戲速度可達 262.88 MB/s 期間 5.25 s。

▲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,Compression-Benchmark 壓縮效能測試

▲CrystalDiskMark軟體測試,讀取 1463.0 MB/s 寫入 1240.7 MB/s,隨機 4k項目 讀取 55.46 MB/s 寫速 110.4 MB/s
補充:
Seq Q32T1:針對 NCQ、AHCI 模式做循序讀取、寫入測試(1024K 位元組,佇列深度為32)
Seq:循序讀取、寫入測試(1024K 位元組)。
4K Q32T1:針對 NCQ、AHCI 模式做隨機讀取、寫入測試(4K 位元組,佇列深度為32)。
4K:隨機讀取、寫入測試(4K 位元組)Seq:連續做讀、寫測試(1024K位元組)。

▲ATTO 硬碟穩定測試

▲Cinebench r15 的使用XTU優化分數 1273 cb

▲Cinebench r15 的分數 1057 cb 原廠狀態 cpu-z問題((暫定

▲Cinebench r20 的分數 2052 cb 原廠狀態 cpu-z問題((暫定

▲Cinebench r20 的分數 2751 CB 使用XTU

▲在PCMARK 8 家用模式下獲得 3662分

▲在3D MARK Time Spy 下獲得 5132分

▲在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6175Extreme 6175分

▲在太空戰士15 高興能全螢幕下獲得 5675 分

▲PerformanceTest 9.0 跑分為 2803.2分

▲在SUPERPOSITION 1080P 高效能模式下獲得 2976分

▲在SUPERPOSITION 4k 模式下獲得 4019分

▲待機狀態下的監控圖

▲雙燒測試~

【軟體部分】

▲技嘉的內建ui,可以監測電腦本身很多東西

▲技嘉的管理中心,一樣可以使用很功能,功能鍵都可以做到

▲鍵盤的rgb功能,在這裡可以設定不同的顏色與模式,另外還有巨集功能也在這裡設定

▲風扇的模式也可以在這裡設定,預設都是一般

▲另外還有killer 的網路控制
=
▲Nahinic 3 音效管理應用程式,可以調等化器,等等功能



【遊戲測試】

▲【筆電開箱 GAME TEST 遊戲測試 】GIGABYTE AERO 15 OLED SA i7 9750H GTX1660Ti 6G 8GB 遊戲 GAME:《俠盜列車手5》GTA5

▲【筆電開箱 GAME TEST 遊戲測試 】GIGABYTE AERO 15 OLED SA i7 9750H GTX1660Ti 6G 8GB 遊戲 GAME:尼爾:自動人形 NieR:Autom



【整體心得】
技嘉這次這台筆電,真的是好的,進步很多,另外還有4K OLEDOLED螢幕,可惜的是風扇孔的設計不良,聲音會有點大聲,絕對不是風扇問題...

另外這台使用XTU之後,可以獲得更好的使用效能,降低風扇的轉速,減少噪音

遊戲的部分,我也有使用XTU去做優話去跑,不然大多數的溫度早就破80度了

但是這台溫度都在80度以下,數字會證明一切

除了那個AI我真的超級不喜歡以外,這台來說是相當不錯的

鍵盤的部分,可以稍微改大一點,不然對於男生來說真的不太好用

螢幕的色彩表現,相當的滿意,不過要玩遊戲用到4K顯卡真的要用好一點的,個人覺得這台顯示卡還是稍微有點不足

沒辦法讓我完全充分使用4K玩遊戲的感覺!!

另外這台本質真的不錯,使用XTU竟然可以降電壓到-0.150以上,真的很厲害,基本上很多到-0.130V就不太行了...這台竟然可以降

這麼低!代表技嘉真的有一個大躍進啊!

還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問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駱駝 的頭像
    小駱駝

    小駱駝的部落格

    小駱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